close

導演 

這次很高興的能專訪到三位導演,我想對於【絕魂印】這部台灣有史以來第一部跨泰台的合作,應該有很多的想法和觀感在,也有很多大家所不知道的一些拍攝甘苦談和台灣電影的展望與歷史,導演們都有一些看法與解讀,以下為訪談內容,版主分成上中下三個部分將在這三天為大家做分享。

梁宏志導演
(以下簡稱梁導) 林子亮導演(簡稱亮導)

 

Q1.這部片是導演制還是製片制?

梁導:

製片制由志哥統籌。

 

Q2.這部片角色的選擇,為什麼選擇吳客群?

梁導:

製片選擇角色。當初為什麼選擇吳客群,是因為當初泰國的資方,當初有跟香港跟中國在談合作,吳克群是中國方面覺得他在中國市場上還不錯,所以後來我們就敲定了吳克群,很可惜本子在中國沒有批過,但是角色還是選擇吳克群。

 

鄺導:

你這樣說好像他在台灣沒市場(玩笑話,笑…),所以應該是說他在亞洲有市場。

 

梁導:

泰國也覺得他在東南亞有知名度,因為他們唱片市場引進台灣的唱片也蠻多的。所以是以市場選擇角色。

 

Q3.為什麼要拍鬼片?

梁導:

長期以來,國片都是屬於比較藝術類的電影,像我們這部是跨國製作的,但定義上還是屬於一部國片,因為這部片也是拿輔導金的跨國製作國片,拍鬼片是因為台灣電影類型太少,都屬於影展類型、內心啦或導演自己的成長經歷,大部分都著重在這類型的電影。因為是製片電影,所以就是以類型電影來拍攝,像科幻片、動作片、鬼片等等的市場設定面,因為市場的考量,也是因為鬼片有一定的基本固定市場,跟泰國的合作,也是因為泰國在鬼片上有不錯的技術層面,可以學習他們製作過程和創意發想。

 

Q4.劇情有點像日本的「死亡筆記本」,是否有參考「死亡筆記本」?

梁導:

三年前就有在發想,當前幾年「死亡筆記本」出來時,就發現有些雷同的概念,我們不會怕相似雷同,因為類型電影本來就會有一些相似點在,基本上我們談的東西不一樣,由印章來思考,人與人之間的疏離,人和鬼的疏離,人跟人之間的…(突然卡住~~)

 

鄺導:

「死亡筆記本」是卯起來殺人,人人都想要破案,這部片是要找尋真相,後來才發現自己手臂的印記有這樣的能力。

 

Q5.死的發想是跟「自殺」有關聯嗎?

鄺導:

自殺這件事,在社會上是都一直蠻嚴重的,因為腳本不是我寫的,所以覺得可能是因為沒錢阿或是工作不順利阿,在家燒炭自殺啦,其實自己有參考類似的新聞事件。

 

Q6.日本鬼片,他們會想要傳達社會事件,像是前陣子他們高中女生因為看網路,而集體跳火車自殺,泰國和台灣合作會有像這樣的參考關聯性嗎?

鄺導:

有關係嗎?

 

鄺導、亮導、梁導:

有有有~~~

 

梁導:

會用自殺的事情來看,就像剛剛鄺導剛剛說的,我們中和社會事件一樣,那時候講自殺事件還蠻多的,再來就是要配合兩國劇本的發想,因為我們是兩地合作嘛,我們找一個比較可以震撼和探討自殺,所以自殺這部分才是我們先決條件,以自殺的方式融入進去泰國那一塊劇本的連結。

 

Q7. 泰國那邊場景重要的是哪些部分?

梁導:

其實我們主場景最重要的地方,蓋印章的密室是此片的核心,我們在場景的考量上面,那邊在台灣的製作條件上,也可以在台灣拍,也可以在泰國拍,但那個市場景是主要的核心,我們融合了泰國的繞景和技術層面主要是思考這一塊。

 

Q8.一開始就是設定四位導演一起創作嗎?

梁導:

我們一開始就有想要多導演的傾向,因為電影來說,從製片制的角度來看,就是一種團體合作的概念,不像導演制是以導演為中心,既然我們是走製片制的走向,我們就認定他會是一個集體創作,從工作人員:美術、攝影我們都是為集體創作的概念,所以我們就想嘗試多導演的概念去進行,在幾年前,我們在泰國的製作公司,製作「邪降」的時候,「邪降」在台灣也很受歡迎,「邪降」就有七個導演的合作,我們看到這樣的一個感覺,其實多導演的方面來思考也蠻好的,我們才融合每個導演不同的專業,導演擅長不同的地方,有MV的導演、有廣告的導演、有電影製片、還有泰國的攝影師,我們融合不同專業,去進行多導演的制度,想創在台灣沒有過的經驗,算是一種創新的突破。

 

Q9.四個人會有四個意見多導演有衝突?

鄺導:

沒有。 ( Q沒有? )

 

亮導:

衝突都多多少少啦,尤其是在後製。

 

梁導:

零星的衝突,後製的衝突比較大,因為是一個final的階段,所以那個衝突比較大,而且融合了泰國的資方、台灣的資方,等於是有六個層面去磨合,這麼多角度去討論,當然會有一些衝突,會有不同的意見發想,不管是對影像上、對剪接、對音樂、對特效都會有不同的想法和意見。

 

Q10.這四個導演主要有分成不同角色嗎,像是音樂和影像?

鄺導:

我主要是台北的部份,亮哥跟志哥是在泰國部分,亮哥在後製剪接各方面的特效上比較多。

 

梁導:

另外一位泰國的導演就是攝影的層面和角度去看。

 

Q11.泰國導演比較王家衛式的拍法,對這方面的想法喜歡嗎?對於泰國導演的合作感覺?

鄺導、亮導、梁導:

是他以前啦,這部片比較沒有像他之前喜歡王家衛式的拍法,因為不同的片子。

 

梁導:

像「曼谷愛情故事」,就有一點王家衛式的方式在。

 

梁導:

因為在不同文化,不同的文化思考,所以他的想法,某方面我們覺得不錯,他也吸收我們在台灣的一些不同的思考,就有兩個文化上的差異,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在電影文化上面的操作模式,融合我們在台灣的電影文化上面的操作模式,所以這部電影可以看到有泰國電影探討的層面,也有台灣深度的人性探討層面。深度喔~~(特別強調)(Q多深… {冷場…})

 

Q12.如何溝通?

鄺導:

我們都會講泰文。

 

(Q真的嗎?如何表達深層意思?)

鄺導:

都會阿。

 

鄺導、亮導、梁導:

(~~~)

 

亮導:

(~~~)有夠會唬爛的啦。

 

梁導:

溝通一定會有翻譯嘛,包括了我們跟女主角的溝通、跟導演的溝通、跟泰國資方的溝通,都有通過翻譯人員。(Q不能人對人?) 不會ㄚ基本上都是面對面,翻譯都會據實表達。

 

Q13.兩國製作流程和風格的差異?

鄺導:

講音效上來說,我們是希望慢慢來,泰國是要直接的、要狠的、口味比較重。

 

亮導:

口味比較重,跟著劇情的走向,所以音效下的點也有所不同。

 

(Q有融合嗎?)

鄺導:

有拉扯。(Q有偏向哪一邊嗎?) 看了就知道。(~~~)

 

Q14.宗教儀式是真的嗎?

梁導:

是鋪成設計出來的,不可能是真的,所以你所看到的儀式是針對當地的儀式去做設計。(Q有親眼看到他們儀式?)我們有去一個鄉鎮看過,那是我們參考的基礎,因為要對影像的設計關係,所以跟真實的有些差距,為了畫面嘛。

(待續…)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atali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